律转鸿钧,新元肇启。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向全所员工、研究生和关心支持事业发展的朋友们致以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2024年是成立75周年,是实现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坚持以习新时代为指导,遵循“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总要求,在部、院党组坚强领导下,统筹谋划和推进研究所各项事业发展。完成党委、纪委换届工作;成立作物前沿交叉技术中心,系统推动传统作物学科向前沿交叉领域拓展迈进;依托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等重大平台,围绕底盘技术、核心种源、生物育种和作物提质增效生产,大力推进有组织跨学科协作攻关。
这一年,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破解种业重大科技难题。揭示了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R调控水稻穗粒数的分子机制,“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入选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组装我国70年来小麦育种史上17个代表性品种高质量基因组,揭示了我国小麦重要基因组结构变异和重大品种演替规律。克隆了水稻氮素高效利用基因 OsGATA8-H 、玉米抗旱重要基因 ZmHb77 、大豆抗叶片衰老基因 GmRGAs 等19个重要农艺性状新基因;提升了黍稷遗传转化平台、野生稻高通量基因发掘平台、新型高效小麦基因编辑系统、全流程智慧育种平台等,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理论基础和先进工具,研究成果发表在 Science 、Nature 等国际权威期刊。“破解水稻籼粳亚种生殖隔离之谜”与“解析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两项成果入选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这一年,围绕支撑主粮和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头组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历时九年收官,新增收集各类农作物的种质资源13.9万份,其中濒危资源746份,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突破58万份,育种创新的资源基础更加坚实。高产、多抗、优质“普冰系列”小麦—冰草远缘杂交小麦新种质,为拓展小麦遗传基础提供了优异种源。优质高产新品种中麦578位列全国推广面积第四,耐密抗病玉米中玉303等6个品种入选主导品种,高油大豆中黄203亩产突破322.7公斤。优质谷子新品种中谷25创625.92公斤的华北地区夏谷高产新纪录,斩获第三届中国优质小米鉴评大会三项冠军;育成荞麦产业急需的高产广适、易脱壳的中荞121并成功转化;航麦802、中吉602、春两优5121等耐盐新品种,为加快实施“以种适地”提供种源支撑。
这一年,立足“国家队”使命担当,引领全国农业科技优势力量,以实际行动支撑产业发展。围绕“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科技包县(市)”“田间课堂”为抓手,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作为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核心技术在内蒙古、新疆、河南等12个省120多个县实施,总推广应用超4500万亩,百万亩测产单产超过1100公斤,大面积高产纪录不断刷新。牵头小麦、玉米、大豆产业专家团,持续做好科技支撑稳产保供,先后派出92名专家前往13个粮食主产区的60余个重点县,迅速反应、科学指导,有力应对持续高温、黄淮海干旱、旱涝急转、台风、病虫草害等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铢积寸累,滴水成渊。一年来,新增国家高层次人才10人,万建民院士荣获 2024 亚太种子协会“中国种业卓越贡献奖”,钱前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获批立项数居全院第一,其中,童红宁和汤沙分获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国际大科学计划项目“G2P:农作物基因资源阐析”国际委员会正式成立运行;多团队协同与大北农、九圣禾、国投种业等12家种业阵型企业深化科企合作;重要科研进展6次亮相新闻联播、4次亮相焦点访谈,受到上级部门深度认可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荣获部“以秋补夏、抗灾夺丰收”专项任务集体记功奖励,李少昆获记功奖励,常旭虹、郭勇获嘉奖奖励;在全国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中连续第4年获得优秀。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增至12个,4名和83名分获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直属机关“四好”,离退休第五获部先进集体,景蕊莲获部离退休先进个人。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所广大科研人员和干部职工踔厉奋发、协力奋进的结果,每一个高光时刻都凝聚着你们的心血和汗水,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2025年是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为核心的周围,把准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携手共进,勇毅前行,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研究所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必成之心,创未有之业,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胜意!
所 长 :
: